白春礼:为灰霾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做客人民网
探讨促进绿色发展 为灰霾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来源:人民日报,2017-03-08
3月7日,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做客人民网,介绍了中科院今年的重点工作情况,并回答了如何为灰霾治理提供科技支撑等问题。
主持人:今年中科院要开展哪些重点工作?
白春礼:2017年最重要的工作是,整合中科院在北京地区和上海地区的研究所的力量,紧紧配合国家的战略需求,建设好北京上海这两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方面不断创新,包括大气灰霾、环境变化等方面。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灰霾是什么?
白春礼:媒体上讲到灰霾现象时往往都用“雾霾”,这是约定俗成的词。其实,雾和霾是两种不同的现象,雾是自然的现象,而霾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污染排放和不利天气条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污染现象。雾和霾有的时候是交织在一起的,叫“雾霾”也不能说错。但从科学上讲,我们重点研究的还是霾,所以我们的专项是叫“灰霾”。各地区的灰霾成因各不一样,各个季节也不一样。
中科院使用卫星遥感技术对一些重点地区灰霾浓度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013年到2016年,灰霾的浓度大概降低了30%以上,在有的地区最高降低了50%以上,在有的地区只降了5%。不过,有时候,局部地区有加重现象。
主持人:有所改善,是在慢慢好转过程中?
白春礼:总体来讲是在好转,但在冬季来讲,任务还比较艰巨。我们要精准治霾,要用卫星把时空分布搞准,这是治霾的第一步。
主持人:您认为现在灰霾治理的难点在哪里呢?
白春礼:灰霾治理的难点主要是在成因的复杂性。我们发现,我们排出来的污染物,原本是气体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过物理化学过程会变成二次颗粒物。二次颗粒物的形成机制非常复杂,特别是在一些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在一些复合污染的情况下,二次颗粒物有爆发增长现象,短期内快速上升,我们了解了一些规律,但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完全弄清楚。
主持人:中科院在治理灰霾上会提供哪些科技支撑呢?
白春礼:中科院与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高等院校正紧密合作,在大气灰霾追因研究、大气灰霾的控制技术方面有了一些很好的进展。在国家未来大气灰霾治理当中,中科院将继续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支撑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第一,作为第三方,进行大气环境观测和大气灰霾模拟与预报预警技术研究。
中科院已经在全国布设了40多个站点,组成了大气质量的观测网,覆盖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关中等区域。我们利用自主研发的环境、光学、激光雷达等测量大气灰霾的专用设备,对PM2.5的浓度、化学成分、气态污染物和大尺度传输开展长期的、立体的联网观测。同时,我们还将不定期联合国内外有关科研单位组织联合观测项目。这些数据在监测的区域和参数上,将与国家环保、气象部门的常规监测形成相互补充,有利于准确、全面掌握大气灰霾污染特征。
围绕我国大气污染治理预报预警的需求,中科院还自主研制了一个新的空气质量预报模式。
这个模式是三维的大气数字模拟,量化了很多物理化学过程和综合作用,现在已经被环保部广泛使用,为一些重大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非常准确的空气质量监测预警,也为空气质量的保证,以及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计划,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
我们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实时监测灰霾排放的技术,因为仅仅靠人工去监测灰霾排放,可能没有那么多人手,可能顾此失彼。如何利用科技监督偷排现象,为环境监测提供科学技术支撑,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
第二,研究灰霾的生成机制。准确认识灰霾的生成机制和灰霾演变的规律,是制定污染防治措施的基础。关于PM2.5的来源和成因,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季节,有很大差异。
我们现在是复合型污染,不是单一污染物造成的。所以,灰霾治理需要综合施策。我们将致力于对PM2.5形成的机理、演变的规律做深入的研究,为政府灰霾治理提供科学的支撑。
为了加强大气灰霾的追因与控制,中科院实施了先导专项,这个专项已经立了4年,今年第五年了,我们还要继续做下去。
第三,针对大气污染物源头减排的迫切需求,积极组织大气污染控制的前沿技术研发。比如在工业锅炉方面,我们的脱硫脱硝还有细粒子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的热电、钢铁行业;在机动车方面,我们主导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柴油车排放后处理技术系统,现在已实行了规模化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同时,我们还针对散煤燃烧造成的污染,发明了一种特殊的煤炉,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在山东等一些地方做了示范性推广,这能够减少黑烟的排放。
今后中科院将针对我国不同区域大气污染的特点开展高效控制技术和设备研发,并加快推动技术的集成和工程示范,希望为实现大气污染源头减排提供更加有效的基础知识和科技支撑。
(原载于《人民日报》 2017-03-08 17版)
附录:
院士代表建议攻克雾霾形成机理
李克强:谁攻克,重奖谁!
“总理,我想发言!”3月9日上午,李克强在陕西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周卫健代表举手大声说。
在此之前,已经有两位原定议程之外的代表在总理鼓励下发了言,主持人因此提醒周卫健“注意时间”。李克强摆摆手说:“今天来就是想多听听大家发言,我少说几句没关系。”
周院士发言的主题,是建议集中多学科科学家攻克“我国北方雾霾的成因、发展趋势、环境影响与应对”研究项目。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坚持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对雾霾形成的机理研究,提高应对的科学性、精准性,这真是说到我们科学家的心坎上了!”她兴奋地说,“我们就此专门给总理写过信。”
“信在这儿,我已经批示了。”李克强高高举起手中的信件说。
人民日报李舸摄
周卫健介绍,现在针对空气污染和雾霾常态的研究虽然很多,但还没有针对“雾霾事件”的专门研究。我国北方的雾霾事件分布面积大、季节性鲜明,和伦敦、洛杉矶历史上的事件都不一样。而雾霾成分也是“复合型”的,成分非常复杂,并且60%-70%都是二次污染物。
“我们最近研究发现,在高湿度和高氨气的条件下,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会促进硫酸盐形成,从而加重雾霾。”周院士说,“这表明,除了燃煤、机动车排放和生物质燃烧,控制华北平原氮肥的使用也非常重要。这能在相当程度上减少PM2.5的形成。”
“你讲了一个很重要、也是很少有人提到的意见,就是影响雾霾形成的不仅有燃煤、机动车排放和扬尘,还有一个农业污染源的问题,像氮肥的过度使用。这个论断有充足的证据支持吗?”李克强当即问道。
“我们在烟雾箱进行了模拟实验,证明氮肥释放的氨对雾霾的贡献率可达20%以上。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在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周卫健回答。
“这项成果应该高度重视!”李克强说,“这些年,我们为了治理雾霾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基本还是针对燃煤、汽车尾气和扬尘三方面,没有更多关注农业氮肥使用这一领域。确实,我们对雾霾的形成机理还需要更加深入研究。只有把机理研究透了,才能让治理雾霾的措施更加有效。”
中新社刘震摄
李克强说,我们发展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保障民生。这不仅需要在医疗、教育等领域加大工作力度,同时要大力推动生态建设与发展协调同步。
“现在大家已经‘吃得饱’了,更希望‘活得好’。这就要求不仅吃喝要有质量,同时呼吸也要有质量。”李克强说,“我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几次讲过,如果有科研团队能够把雾霾的形成机理和危害性真正研究透,提出更有效的应对良策,我们愿意拿出总理预备费给予重奖!这是民生的当务之急啊。我们会不惜财力,一定要把这件事研究透!”
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周卫健院士边点头边举起双手,向总理竖起两个大拇指。
“我相信广大人民群众急切盼望根治雾霾,看到更多蓝天。这需要全社会拧成一股绳,打好蓝天保卫战!”李克强铿锵有力地说。
来源:新京报,2017-03-09.
“战略与政策论坛”聚焦创新发展战略与政策,推送分享“战略与政策”相关研究成果和动态信息,交流探讨国家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您可以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也可以添加公众号“StrategyPolicyForum”关注,或长按、扫描识别上方二维码加以关注。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欢迎赐稿:Email:strategy_policy@163.com!